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

工作动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经济系77、78级校友在深圳举办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

来源:西园论坛 田军 时间:2013-09-20

2012年年末,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经济系77级、78级校友相继举办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有趣的是,两个年级的校友们不约而同地将地点选择在了南国深圳。或许是由于这座城市的宜人气候与青春特质:料峭的初冬一派盎然春意,青草、鲜花、碧水、蓝天;年轻与激情并存,梦想与超越同在。身临其境,大家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回到了那个清纯欲滴、激情似火的年代。或许关乎深圳特有的地缘政治,如77级吴稼祥同学所言:对深圳的态度就是当代中国政治家对于改革开放的态度;毛氏革命,太阳从东方升起;邓氏改革,太阳从南方升起;习总书记上台后的第一站锁定广东和深圳,寓意明显。78级的活动恰巧发生在中共18大闭幕的那个周末,而77级的聚会整整晚了一个月,似乎刻意等待着习总书记的南方之行。

78级叁个班共89人,王绍宽老大哥早逝;88人中大约半数相聚深圳。考虑到几个身居要职的同学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少数同学因故只能参加香港站的活动,77级的同学们能来的几乎都来了。大家对于聚会的热情令人赞叹!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还吸引了其他同学,如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84世经)、摩根大通< 中国>董事总经理龚方雄(经济系研究生,参加78级聚会)。

78级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在深港交界处罗湖富临大酒店进行。酒店总经理的何忠泽乃78级1班学生,为同学慷慨解囊,提供许多便利。11月15日下午开始报到,酒店大堂和咖啡厅顷刻变成北大四院和37号楼。一些同学毕业30年后首次会面,天涯孤独的怆然瞬间烟消云散,大家仿佛回到未名湖畔、博雅塔下,一起品味30年前天真无邪的青涩,更感受风雨磨砺后拒绝忸怩作态的成熟。2班李小平被评为“最本色、最始终如一”的典范,30年的风风雨雨只是在他的脸上刻下几道皱纹,在发梢抹上了少许银色,而其推动中国民主化、现代化改革的热情不曾有半分退却,历久弥坚。他游说的对象可谓“有教无类”,从南下列车上的乘客到酒店大堂的服务员;大学同学自然不在话下,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他都会兴致盎然地宣讲。人生又有几个30年?你可以质疑他的方法、效果,甚至能力;但你不敢怀疑他的真诚!

11月16日上午是学术论坛的举行时间,下午是自由发言的环节。从酒店25层行政酒廊,北大学子俯瞰深圳河两岸,打开了话匣子:从30年中国制度变迁,大陆与香港的相互影响到18大以后的政治经济形势;从中国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到深化经济改革、搞好宏观政策以及欧债危机的走势和对中国的启示;从个人工作、家庭、退休后的生活延伸到交流保持身体健康的秘方。

其中最重要的话题是如何看待“普氏价值(或曰普世价值)”。77、78级学生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产物,也见证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经历了黑白颠倒是非莫辨的十年动乱,中国从接受西方“普氏价值”(或曰人类普氏价值)开始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学习“普氏价值”的结果,然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一些西方人的“普氏价值”观。特别是近年来发生欧债危机和美国信用危机后,人们开始面对现实思考民主政治 –公民投票选举政府与解决高福利制度与政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矛盾,与解决贫富差距的矛盾。希腊政府信用危机中,任何一个期望通过削减福利减少财政赤字、要求公民增加实际工作时间和效率的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内被公民“选下台”;日本“走马灯”似的6年换了7个首相。严酷的现实使得我们去思考,中国应该如何学习、实践“普氏价值”。进一步说,“普氏价值”的应用是否存在国度差异,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普氏价值”的合理内核,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改革;同时应该如何保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拒绝继续改革的理由。

77级的纪念活动从2月推迟到12月(没有跨年度),比78级整整晚了一个月,却似乎迎来更好的时机。海闻同学尊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汇丰商学院)院长,利用职权之便将北大经济系77级毕业30周年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纪念北大商科、经济学科110周年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他一再强调赞助同学活动的资金来源于个人,可谓公私分明。参加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的还有另外两位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副校长,77级的刘伟和73级的张国有;当然还得益于其他众多英才,整个活动安排得既丰富多彩,又井然有序:12月14日报到;15日参观东部华侨城、明斯克航母;下午16:00 – 18:30在研究生院国际会议中心与两百多名学生一起举行“中国经济发展改革论坛”;晚上在深圳著名的麒麟山庄进行联欢;16日部分同学又跨过深圳河与张炜、李少民等在香港的同学集会。

77级邀请张友仁、董文俊、张德修、张国有、弓孟谦、雎国余、王其文、刘文忻等老师一起参加聚会。西南联大时期的学生张友仁教授已年届九旬,自己稳健地走上高高的讲台,为学生们讲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经济学科的历史,讲蔡元培对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马寅初对于经济系发展的杰出贡献;介绍他本人在西南联大当学生时参加“敢死队”的经历;还讲到建国初期薛暮桥、邓拓在北大经济系屈尊当兼职“讲师”的故事。张国有老师随后发表讲演。他谈到,文化大革命中学习风气很不好,1978年底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全国风气大变,是机制的变化发生了作用,这说明机制比领导更重要。改革时代,领导者最重要的作用,不是你做了什么工作,而是你创造了什么机制;好的领导创造好的机制。在你离开后,机制依然发挥作用。晚间联欢会上董文俊老师让学生们重温了34年前迎新会上的一曲《新货郎》,张德修老师用俄文歌将大家带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老师经典的讲演过后,刘伟、石小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姜斯栋(公司家,原体改所处长)、于华(摩根斯坦利﹒华鑫基金总经理)、吴稼祥(知名学者,原中宣部干部,曾参与中共13大政治报告起草)、林双林(留美博士、北大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5位同学一起登台进行笔补苍别濒讲演,从中共18大的重要意义、宏观经济走势、财政制度改革讲到土地补偿金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股市持续低迷的原因与对策。

77级同学展示了许多旧照片,其中引入瞩目的是张炜同学80年代与邓小平和赵紫阳等国家领导人的合影。他在校时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学生会主席,而学生会副主席是当今中国2号人物李克强。毕业时北大党委曾希望张炜留校做团委书记,然而他基于个人考虑去了天津;随后李克强留校任校团委书记,一年后进入全国学联和团中央。张炜在天津工作,短短7年时间亦可谓成绩斐然,当过团市委书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天津市外经委主任兼天津市外事工委书记;进入中央后备干部视野。

由于参加全国经济工作会议,77级同学中几个身居要职者未能来到深圳,各自录制视频向同学、老师和母校问好,其中包括毕井泉(国务院副秘书长)、张晓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易纲(央行副行长)和丘小雄(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前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78级同学的聚会也大抵如此,几个重量级的同学未能前往,包括陈宝生(18大中央委员,中央党校副校长)、屠光绍(上海市副市长)、李克平(中投公司首席投资官)。刚刚卸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尚未到人大财经委报到)的彭森和从国家证券业协会会长位子上退休的黄湘平则有幸与大家相聚南国。

北大是一块磁铁,有着超强的凝聚力。此次经济系77、78级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吸引了许多同学专程从欧洲、北美、澳洲和中国各地赶来,不少人带着家人与孩子,让他们感受北大的传统文化。人生非常短暂,而北大的经历是我们人生中最值得、最愿意去回忆的一个过程。四载春秋,书也许读得并不多,但北大精神的熏陶给了我们做人、做事的信心和责任心,让我们一生受益无穷。如果说,命中有幸福的天堂,那么北大曾是我们有幸乘搭一只方舟。能够成为北大一分子,是一生的福分。大家哼着“同一首歌”,做着“同一个梦”,相约30年后再举行一次更大规模的聚首。不要摇头,不要咋舌,因为到那时,多数同学一定比今天的老校友张友仁还要年轻!

编辑:戴昊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