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下午,作为缅怀感恩先贤李端棻先生的重要活动之一,“先贤李端棻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学术交流会在贵州华科明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会议室顺利举办。
活动由贵州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校友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龙主持,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赵青主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校友、李端棻家族后人、李端棻中学校长及部分贵州高校学生约40余人出席。
下午两点半,活动开始,陈龙主持发言。他首先感谢赵青研究员参与此次学术交流,并感谢校友及参会嘉宾周末时间参加此次活动,共同缅怀感恩先贤李端棻先生;之后,他介绍了贵州校友会围绕弘扬先贤李端棻精神所做的一些工作;接着,他引用了张之洞与梁启超对对联的故事,赞誉赵青老师的谦逊,并提倡大家学习。通过与《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李端棻》一书的作者面对面进行交流,参会人员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赵青心目中先贤李端棻的形象,从而感悟李端棻精神。陈龙表示,举办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主讲人搭建的研究桥梁,去感悟触摸先贤李端棻的精神世界,在感恩中学习弘扬李端棻的家国情怀和伟大精神。

活动第二环节,赵青作“先贤李端棻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专题报告。首先,她从李端棻先生父系及母系的文化渊源切入,讲述从李氏入黔到“叔侄四进士,两代九举人”的经历,又介绍了以李朝仪为代表的李氏家学影响、李端棻先生的求学之路与科考历程。接着,她引用梁启超“堪比庐陵的教育家”的说法,介绍了以往少为人知的李端棻与岑春煊、张鸣岐、汤寿潜、梁士诒、熊希龄、张元济、陈荣昌、赵以炯的故事,让听众耳目一新;接着,她又以“为什么是李端棻”设问,引发大家思考,并介绍李端棻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是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京师大学堂首倡者,其历史贡献不容忽视;赵青从“贵州新学引路人”的角度,进一步介绍了李端棻晚年回归故里以后对教育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最后,赵青以仅凭一幅《千里江山图》便名垂中国绘画史的天才少年王希孟作比,盛赞年逾古稀仍为贵州教育、实业发展奔波的李端棻先生无愧于“一生是青春”的评价,他的事迹将永为后人铭记。

第叁个环节是自由交流讨论。刘宗棠老学长率先发言。他首先追忆了自己对李端棻先生的研究历程,表达了对李端棻先生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这一崇高精神的钦佩。同时,对赵青《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李端棻》一书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希望每一位北大学子都能学习赵青研究员“坐得住冷板凳”的治学态度,继承李端棻先生“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



李端棻家族后人李江老师接着发言。她首先对贵州校友会为弘扬李端棻精神所做的贡献表达感谢,向社会各界对李端棻的重视和研究表达敬意;并分享了家族口耳相传的故事。

来自遵义的叶刚吾老师发言说,赵青以更为宏大的视角关照贵州历史人物,在翔实的文献基础上精炼准确地揭示了李端棻、夏同龢等人对贵州文化乃至更大范围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令人钦佩。

陈红高校友表示,从1537年贵州开设乡试考场以来,明清两代的贵州确实无愧于“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盛景,而李端棻在贵州大力开展新学,则让近代贵州新式教育不落人后。究其根本,这是李端棻本人传统士大夫担当精神的体现,当今时代很多人缺乏的恰恰是李端棻先生的这份担当。

李端棻中学校长范光留老师发言,他首先感谢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朱善璐书记和贵州校友会对李端棻中学创建作出的贡献,并感谢以赵青研究员为代表的贵州文史研究专家对李端棻先生的深入研究。他表示,李端棻中学常教导学生,要学习端棻先生爱满天下的普世情怀和“救时穷理”的担当精神,这些精神已深深根植于全校师生心中。学校校训首句“爱国穷理”正是对端棻先生精神的传承,师生们将努力传承好李端棻先生的家国情怀和伟大精神。

贵州师范大学刘洋结合自己的求学从教经历,谈了他对北大精神的体悟,强调了人文学者对贵州地方文化传承、传播和发扬的重要性。

贵州师范大学3位研究生也分别结合围绕贵州地方文化所开展的个人毕业论文写作情况进行了发言。



姚沂校友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表示自己从小学、中学到进入北大的求学经历都与李端棻先生渊源颇深,在今天听了赵青研究员的分享之后,在心中逐渐完善了李端棻先生的画像,对李端棻先生的敬意更胜从前。他分别从“担当、创新、奉献”叁个角度表达了对李端棻先生的敬意,无论是作为刑部左侍郎在60多岁高龄上《请推广学校折》的不避嫌的担当和创新精神、勇气,还是作为一个“赋能者”和伯乐,拔擢后学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他又结合自己实业助教、实业兴教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作为北大人对李端棻精神的学习和践行。

杨权校友结合李端棻突破旧制敢于创新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的赋能创新模式,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表示希望以后能更多的参与到对李端棻先生的研究和学习中来。

来自永乐中学的谢辉介绍了自己到北大进修学习的体会,谈到他对北大精神的感悟,并提出希望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落地宣传李端棻先生事迹的建议。

听取了大家热情洋溢的发言后,赵青就讨论中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现场讨论热烈、气氛融洽。
陈龙再次对赵青研究员饱含热情、图文并茂的精彩分享及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表示今后将继续围绕弘扬李端棻精神开展相关活动,希望大家一同努力,传承好李端棻精神。
最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