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沉睡中复苏——百废待兴
四害横行受折磨,暮年伏枥意如何?
心红不怕朱颜改,志壮何妨白发多?
明月九天狂李白,铁弓七札老廉颇。
相期报国争朝夕,高举红旗唱凯歌。
——王力
1977年10月,伴随着党中央粉碎“四人帮”,10年动乱逐渐结束,曾经严重的思想禁锢逐渐淡化,—度濒于崩溃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复苏。正是一片秋色可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率先废除推荐制,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从而迈开教育正规化的第一步。响应学校号召,中文系也在1978年招收了恢复高考后首批本科生和研究生。
在历史的踟蹰与踬踣中,中文系教师们经历了大段学术空白期,此时他们终于重新获得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自由。“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当时每一位学术工作者的共同心境,在为自己订立繁忙的工作计划、孜孜以求于学术研究的同时,他们也全力投入到人才的培养和系科的重建工作之中。
中文如旧,中文维新。
于变革中重建——欣欣向荣
70年代末,中文系开始有计划地组织重建工作。
各教研室先后恢复,其中现代文学教研室在中文系最先恢复了学术活动。他们和北师大、北师院两校的现代文学教研室合作,针对现代文学史上一些长期争沦的问题,先后组织3次学术讨沦活动,推倒“文革”时期对相关问题所做的错误结论,重新肯定了30年代文艺运动的正确方向。这些学术讨论直接推动现代文学学科的教研工作,也奠定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调。
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带来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无限生机,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于是新教材的编写成为中文系的重点工作之一。到1978年6月,中文系各教研室已编写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参考资料》等十几种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在注意吸取学术研究新成果的同时,也兼顾到科学性和系统性;透过教材的窗框,中文系的学生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开阔的学术世界。
为了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选择与更加渊深的知识,系里重新开设了选修课,希望重建教学秩序,恢复自由包容的选课传统。“文革”结束后,中文系各专业都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计划中拟定选修课科目,博雅之风一时大盛。
支撑起选修课的,是中文系数十年深厚学统与教师们的学养积淀。其中有些课程令全校瞩目,比如袁行霈为中文系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一课,形式生动又富于启发性,内容充实而有新意,受到专家学者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吸引不少外系同学前来旁听。
配合选修课的开设,中文系正式恢复了学分制,规定本科生修满学分方可毕业。但这一机制也不乏灵活性,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条件选修一些课程。当时的学分制中,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70%以上,限制性选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7%左右,非限制性选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6%到9%。
当时的学生毕业要达到的不仅是学分上的要求。按系内规定,只有在时事政治学习、业务实习和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军事训练等方面均合格才能顺利毕业。
于积累中新生——成果丰硕
经历了万马齐喑的时代,此时教师们格外珍惜剩余的学术生涯,焕发出惊人的学术研究热情,学术界一时涌现出各种声音。
一些老教授整理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着,如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诗词格律概要》,林庚先生的《天问论笺》、《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可谓洋洋大观。
1986年,经国教委审议批准,北大古文献所开始主持编纂《全宋诗》。到1998年底, 72册、3734万字的皇皇巨著由北大出版社全部出齐。《全宋诗》搜采广博,涵容繁复,巨制轶作,皆荟萃于斯,可谓中国近百年来古籍整理难度最大、最具规模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诗歌史、文学史研究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1978年,沉寂多年的中国作协恢复工作,文学讲习所也同时恢复招生。文学讲习所衔接“文革”前的班次,并在之后更名为鲁迅文学院,继续作为中国作协直属的作家培养基地。
1986年9月,北大中文系按照国家教委指示,招收一批优秀青年作家为本科叁年级插班生。同年10月10日,文学讲习所7期、8期两届学员中的50多名作家组成了北大作家班,中文系为他们举行了入学典礼。
当时曹文轩是中文系的副教授,已经出版《古老的围墙》《云雾中的古堡》等小说的他也是当时的着名作家,并有“作家学者”之称。中文系对作家班的学生们寄予厚望,并任命曹文轩担任他们的班主任。师生教学相长,相交甚欢。
此后,北大中文系又于1988年和1990年分别招收两届作家班。
这前后叁届作家班凝聚了当时文坛上颇有影响的作家和评论家,他们和本科生一起上课,系统学习文学史和各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文革”十年的缺失,为其后来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他们身上依然保持作家所特有的生机勃勃的创造力量。在被北大化的同时,他们也为中文系汇入一股更富时代气息的文化之流。作家班上的学生彼此深入交流研讨,访师问友,广泛切磋,并积极参与、组织80年代如火如茶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中文系一支颇为活跃的文化力量。
很多作家班毕业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如高洪波、聂震宁、袁和平、马丽华、魏心宏、王左泓、王立纯等等。在21世纪初的今天,他们中既有各级作协的主要领导及大型出版社、文学刊的负责人,也有着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鲁迅文学奖得主,不一而足。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始终有北大中文系的印记宛然。
向未来展望——继往开来
近一个世纪以来,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中文系在时代的风波起伏中跋涉,在历史的峰回路转中书写。80年代以后,中文系在沉默后勃兴,这是新时期带来的机遇和学者们不断努力的结果,更是北大中文系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的最好证明。而今天的我们,依然在路上,风雨兼程。
温儒敏先生曾言:“中文系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包括几代学人的学术经历,都折射出特定时代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嬗变景观。北大中文系走过许多泥淖与弯路,她的历史图景中也有过不光彩的暗影,但那种自由、严谨、求实的学风,那代代薪传的‘系格’,始终没有中断或放弃。”
历史是如此丰饶,人文是如此蔚起,作为北大中文系的一员,我们既有面对学术史的自信,也感到当下整个人文学科面临挑战的紧迫。惟“系格”常新——是中文系那最有温度的内核,支撑我们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支撑我们踏遍青山,不离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