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回忆 ? 博雅情深

致敬五四,祝福北大 ——邓映如在长沙《百年五四 对话1919》上的讲话

2019-05-06

今天,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百周年纪念日,也是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121岁华诞,我们在此祝福北大,致敬五四,感怀青春,并向青年朋友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五四运动发生于百年前国家民族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风雨飘摇,狂飙突进,一百年过去,五四的呐喊声早已消散,其精神传统却已植入民族的骨髓。回望历史,重温百年前的青春激荡,仍然让我们心绪难平。

我们知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缔造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家,却并未能真正开辟一个新的世界。巴黎和会和山东问题,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救亡图存,唤醒国民!由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无论现实政治如何风云激荡,“五四”始终被作为思想的源泉而具有象征意义,虽然,五四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或许迄今亦未完全解决,21世纪的当下,我们同样面临着思想启蒙的重大命题!

五四运动的发起者来自北大,宣言的起草人来自北大,游行的先锋是北大人,斗争的主力更是北大人,我们当然要记得这些北大人的名字: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等,正是北大与五四的这种天然的联系,因此,当后人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为五四精神时,这八个字同样也被认为是北大的校训,虽则,北大并无自己的校训。也正是北大与五四的天然联系,1952年,才正式将5月4日定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的校庆日,而此前,北大的校庆一直沿用京师大学堂开办的日期。

我们知道,狭义的“五四”是大家都熟悉的那场学生运动,而广义的“五四”则是被称之为思想运动的“新文化运动”,这也就是为什么“五四”之于北大和中国的意义有着如此深远影响之所在。对于“五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对五四反思的声音亦一直存在,这不奇怪,因为即便当年,蒋介石就是一边肯定学生运动,一边又反对新文化运动的;而胡适的看法却刚好相反,他认为五四打断了新文化运动。但,即便此后的学者有“救亡压倒启蒙”“客观上造成中国文化断裂并影响至今”的持论,都无人否认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特质和“一次群体意识觉醒”的共识!这些学术层面的问题固然值得探讨,却丝毫不影响我们今日来隆重纪念五四这场伟大的文化革新运动,五四精神的富矿远未被充分挖掘并继承。

鲁迅曾经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是常为新的,所以,121岁的北大依然青春,因为在历史的洪流中,北大人从来都是挺身而出,没有回避历史的担当与责任,北大的觉醒才是时代的觉醒。我想鲁迅这话不仅是对北大精神传统的肯定,相信也是对全体中国青年的寄望,因为——只有青年的普遍觉醒才是时代真正的觉醒!正是一代一代中国青年于历史的风云际会中接力,才使得五四精神得以薪火相传!为新,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中国的现状与世界的潮流,有着宏大的视野和内心格局;识大势,谋新局,既脚踏实地,又不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勇于创新求变;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不能不指出的是,民主和科学这两面五四的旗帜仍需当下的我们高高举起,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传递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追求与价值观,应该也必须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持活力与创造力的精神动力!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或正在拥有自己的青春,因为年轻,我们可以选择用怀疑的目光审察世界、反思既有教条,不盲从,肯思考,心坚如铁,志存高远,以永远进取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青春不朽,无关年龄;青春无悔,总在路上。

青春永不散场!

作者介绍:邓映如,着名出版人、文化学者,北大湖南校友会会长,民盟湖南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该文首刊于红网、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