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对于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其中北大有两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批。自2016年起,在“双一流”建设首轮建设的5年中(2016—2020),北大共有20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批(含延续资助项目),位列全国第一。是什么因素,让北大创新研究群体竞相涌现?
保障:坚实的人才储备
“近年来,北大创新研究群体‘蓬勃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大有着坚实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北大科学研究部介绍:“截至2019年,依托北大获‘杰青’基金资助者总数达到280人,这一数字为全国各单位最多。”
今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收官之年。从2016年至2020年首轮建设的五年里,北大进一步加大创新人才储备力度。“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北大始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基础学科为基石、以学科交叉为牵引”,通过优化学科、学术、学业“叁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北大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本硕博贯通的新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培养纳米电子学拔尖人才……在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举措的有力支持下,北大逐步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师资人才队伍,原始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北大还着力优化人才政策和学术平台,吸引海内外八方英才会聚燕园,为北大创新研究群体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氛围:专注于基础研究
习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近年来,北大浓厚的基础研究氛围,为创新研究群体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批创新研究群体专注于基础研究,沉下心来对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持续开展科研攻关,体现出久久为功的韧性和坚持。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教授领衔的“细胞钙信号研究”项目从2012年起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立项,之后又连续两次获得延续资助,项目持续时间长达九年,体现出北大科研人潜心专注于基础研究的定力与热忱。在长时间持续专注的科研攻关下,“细胞钙信号研究” 创新研究群体在基础理论方面获得多项突破性进展,显著拓展了细胞钙信号研究领域;研制多台国际一流的成像系统,为多层次研究细胞钙信号的生理病理意义提供了利器。创新研究群体申请了国家专利16项,其中四项已经获得授权。在钙成像技术创新方面,创新研究群体自主研发的海森结构光显微镜在每秒钟得到188张超高分辨率图像时,其空间分辨率达到85纳米,用于解析钙释放通道阵列如何产生纳米钙火花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揭示钙信号调控线粒体内嵴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囊泡分泌的全新机制。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合作,该超分辨率成像系统也推动了许多重要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并与北大第一医院的临床协作揭示了之前无药可治的罕见病佩梅病的发病机制并筛选出对症药物。在这个基础上,特别是通过群体多学科、多课题组的密切合作,成功研制出2.2克可佩戴式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赢得国际同行的好评。这些源于基础研究所发明的超分辨率以及微型化双光子成像技术,也已经转化成为商业化产物在国内推广,真正致力于解决高端显微镜的“卡脖子”问题。
改革:“放管服”激发活力
“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人、财、物更多向科技创新一线倾斜,要加强对科技攻关团队的支持”,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时提出明确要求。北大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国家目标为牵引、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基地为依托,聚焦科研前沿,激发创新活力,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北大科学研究部近年来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推进“放管服”改革,把更多精力转到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在‘放’的方面,科学研究部会同财务部简化预算调整、次级合同等办事流程,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管’的方面,科研部明确各级审核职责,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服’的方面,我们优化服务,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学术辅助人员队伍培训和建设,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北大科学研究部介绍:“比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学校相关科研管理部门还对科研财务助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让老师们更好地专心科研。”
上述这些举措激发了科研创新活力,在北大获批的20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既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由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领衔的“纳米尺度的高性能电子与量子器件的理论与方法”项目,也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由北大医学部黄晓军教授领衔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既有“仰望星空”的由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教授领衔的“星系与类星体”项目,也有“关注大地”的由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黄清华教授领衔的“断裂带物理学”项目……“引领相关领域的发展”成为一个个创新研究群体的目标和追求。
黄晓军领衔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
颜学庆教授领衔的“激光粒子加速器与应用”创新研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