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释放出的巨大力量,中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骋顿笔)年均增长达9.5%,超出世界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也提高到2017年的15.2%;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更是超出世界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40年间,中国按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的经济总量增长了33.5倍,7.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一个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一直苦苦探索如何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再度开启工业化的伟大征程,在改革开放这40年中建成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世界见证了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引领着全球经济重心的倾斜和产业格局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崛起。目前,中国制造占世界的比重已超过四分之一,中国主要产物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的腾飞更体现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2.5万公里,占全球近2/3的总里程,而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仅仅是在2008年8月才通车。同时,我国还保有12.7万公里铁路、477.35万公里公路、12.7万公里内河航道等。
中国的应用型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连续叁年销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成就还表现为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8.1%。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增长7.8%。
40年间,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同时激发自下而上的活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布局;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令制造业快速扩张,涵盖诸多领域的制造业集群不断涌现。这一切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产业壮大成为可能,进而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此外,中国的高速增长还得益于积极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加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布局,逐渐从价值链的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跨越,中国也成为全球化红利的受益者。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并保持至今。201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97.9倍,年均增长14.5%,居世界第一位。
图为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新华社发)
改革开放40年更是见证了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变迁。1978年后,创业浪潮风起云涌,20世纪80年代的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鲁冠球,20世纪90年代的陈东升、郭广昌、马明哲,以及信息时代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公司家的身上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创业浪潮推动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如今中国的民营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也促进了中国国有公司发展,在20多年时间里,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的数量从1996年的两家猛增至2018年的111家。
光明日报记者刘坤整理
中国的改革设计者和各个领域的践行者们不囿于陈规俗见的约束,创造了大量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例如,通过对外开放,坚决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培养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经济发展早期资本严重缺乏时,地方政府以推进城镇化和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适度的金融政策,将稀缺的资金聚集起来,投入到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助力产业发展……这一切深刻地反映在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变迁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从小到大,逐渐成长为全球性的公司,从追随到引领,从点到线再到面,留下一系列可圈可点的印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着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发展道路并非一成不变,但围绕着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始终保持着高度连贯性,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改革者们顺应发展需求,摆脱教条的束缚,以提升人民福祉为根本诉求,采取务实的态度大胆创新。这一切不但留下了4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功案例,也为中国破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提供了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借鉴的思路。
光明日报报记者邱玥整理
(作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刘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