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修济刚:以北大人激励自己、警醒自己

2019-10-15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对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历:修济刚,中国地震局,研究员。1956年8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地球物理系地球物理专业。1982年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工作,曾任地震台站观测员、工程师等,2005年8月至2016年12月,任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现任北大地空学院院友会会长。

 

(视频由校友工作办公室提供)

2019年7月,修济刚受邀参加2019级本科生毕业典礼,听着学生代表的发言,感慨年青一代不可小觑,“新一代北大人既胸怀抱负,又能意识到前行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努力做到不骄不躁、脚踏实地”。

1977年12月,唐山大地震之后的第二年,作为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修济刚在填报志愿时郑重地写下了“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地球物理专业”。

修济刚

修济刚中学毕业后在北京四十一中学任教,数十年后,他仍然对这场灾难印象深刻:“这次地震是建国以来造成损失最重的一次,展览馆塔尖上红星都掉下来了,城区胡同里的平房倒塌很严重。”

震后人们惊魂未定,学校操场成为附近居民的应急避难场所,大量居民在此搭建防震棚,修济刚成为校园内避险协调管理的总指挥,负责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此时心情沉重的他可能不会想到一年之后整个国家和民族将迎来新的转机,他从此和地震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申报志愿时,考虑到地球物理专业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物理学科,地震是一个主要的研究内容,修济刚对此很感兴趣,就填报了北大的地球物理专业。虽然目标明确,但是心里还是会比较忐忑,“觉得北大的门槛很高,心里没底”。

顺利被北大录取后,修济刚心中十分激动:“北大是年轻人心目中的一个殿堂级的大学,推荐上大学时,很难有机会,这一次是完全凭自己的能力上了大学。”

这种激动一直延续到了开学报到的那天。报到的当天,修济刚骑着自行车用了40多分钟从城里来到了北大南门。虽然之前已经来过几次北大,但是这次以正式成员的身份走进这里,成为自己憧憬的大学的一名学子,心中自是别有一股兴奋之情。

修济刚报到时认识的第一个同学是班长程其亮,他至今还记得班长当时的样子:“班长穿着有补丁的挽腿的裤子,戴了一副眼镜,黑黑的圆圆的脸,比自己要大几岁。”早到的班长热心地帮修济刚办完手续,蹬着叁轮车,帮他把行李一起拉到了宿舍。

当年经济系的报到站挨着地球物理系,修济刚意外地在经济系的报到名单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高观,“这是不是我的发小?”修济刚暗暗想着。高观是自己的小学同学,也是最好的同学之一,但对方去农村插队后两人就很少联系了。

得知这位同学已经来报到,修济刚赶忙问了对方的宿舍楼和房间,在把自己的东西放到41楼安顿好后,第一件事就是去37楼找那位同学。一进门,看到上铺躺着的果然是自己的发小!命运如此神奇,天各一方的好友在时代的巨轮调转船头时,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奋力一搏,在北大相聚!人的一生总会有几件值得铭记的高兴事,在修济刚看来,这无疑是其中一件。北大遇故知实乃人生一大快意事!

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生活,修济刚感慨地说:“既进北大,那都是很有志向的,学生们都觉得有责任去承担国家的重任。”

北大地球物理专业77级团支部活动,登香山香炉峰,于1980年

时隔多年,重开高考,77、78级的学生憋了太久也积累了太久,一朝入学,爆发出了惊人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学习热情,学习十分刻苦,关心国家发展,积极组织和参与各项活动,整个校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当时的物质条件并不丰富,可是大家并不在意,敲着饭盆去食堂,就着馒头咸菜讨论国家大事,每个人的心中都胸怀责任担当、振兴中华的理想。

时光飞速流转,步入新时期的中国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当初的莘莘学子都走上工作岗位,奋力耕耘,如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领导者。修济刚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地震局,报到十天后就下了基层地震台站,一个小院、一盏灯、四个人,从热闹的北大到荒僻的延庆山区,从意气风发的北大毕业生,到无人问津的地震台站观测员,心中的落差不言而喻。

回想这段经历,修济刚觉得是受益的。守着不见人烟的台站需要耐得住寂寞,这磨练了自己的性情,让自己能沉下去,脚踏实地地进入工作,有很多收获。修济刚从基层观测员做起,投身中国地震工作叁十余年,历任北京市地震局局长、其间还挂职一年多朝阳区委副书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等职,多次作为国务院抗震救灾工作组成员、副组长、组长,或现场工作总指挥,深入地震现场,进行地震应急协调管理。此外,他还发表和出版了多篇(部)地震研究文章和专着。

工作之余,修济刚喜欢到母校的未名湖边走走,他在2011年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随笔集,其中的两篇文章着意抒发了自己对未名湖的感念。未名湖是他求学记忆的缩影,湖光塔影是无数北大学子心中最圣洁的图景。当年他经常在湖边徜徉,或是在俄文楼自习累了来这里放松片刻,或是漫步湖边沉静思索,或是与同学们在湖边激烈讨论。在他看来,未名湖简单明快,经年不变,湖边演绎了数不清的美好故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燕园学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