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对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人物介绍:张誌,1963年10月出生,1981级北大生物系本科毕业。现为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委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协会会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誌
今年10月1日,将有10万多各界群众参加“群众游行”。35年前,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当时的北大学生张誌和班上几位同学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向世界喊出了北大学子的心声。
“就像是对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真真切切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小平亲近和爱戴之情。”尽管过去35年,提起当年经历,张誌仍然激动不已,当年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9月30日游行的前一天,张誌和大家刚结束最后一次彩排,回到宿舍,忙着扎花。“领导觉得队伍太整体划一”,学校给张誌他们发了一些彩纸用于扎成花束,希望能增加一点活泼的气氛。
晚上9点多,家在北京的常生从家里回到宿舍,一进门,看到桌上整整齐齐摆放的花束,皱起了眉头。“举花束多没创意,我们应该写点东西,做个横幅什么的。”这不禁让人想起“刚刚”过去的那个不眠之夜,同学们在校园里游行,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场景仿佛昨日一般。
这个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横幅就写改革加速、教育改革吧。”有同学立刻提议。但是,大家觉得这些内容虽然好,却不能充分表达大家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特别是对领导人小平同志的感激之情。
张誌认为,自己和同学们来到北大学习,都是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小平同志的有魄力的决策,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2岁那年,张誌就常听父亲在家里赞扬小平同志的决策与政策,那时小平刚刚复出整顿经济。张誌忘不了恢复高考,自己考上大学的经历,也忘不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摆脱人们“臭老九”影响的经历。
“邓小平万岁!”——有人提出来。“这个提法第一个就被否掉了,”张誌说道,“这不符合小平解放思想的理念”。
大家叁言两语地议论开了。这时,班上其他同学也聚集到张誌的宿舍,20多人把12平米的宿舍围得水泄不通。
“邓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觉得还是向小平同志问声好是又简单又最能表达敬意的办法。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但是问题来了,字写在哪里呢?
看了看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材料,能书写的只有做花用的塑料纸,但是塑料纸强度不够,撑不起横幅。“拿我的床单托着吧”,李禹灵机一动。
李禹拿着床单比划一下,发现床单太短了,为了把字写得尽可能大,让领导人看清,只能书写4个字。
“把‘邓’字去掉吧,显得亲切。”“对,把‘同志’也去了,这样更亲切!”宿舍里人越聚越多,连门都打不开了。
还没等大家讨论完,常生、毛小洪已经找来纸和笔,准备书写。
“毛笔写太细了,领导人根本看不到!”看到桌上的抹布,有人提议,“就用它吧!”有人有找来木棍,把抹布捆在棍子上,一根简易毛笔就制成了。常生蘸着墨水,挥笔写下四个大字。
同学们用订书机把写有四个大字的塑料纸钉在李禹的床单上,横幅大功告成!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带进去。热闹的宿舍变得有些“沉寂”,不过这难不倒这些年轻人,大家商议好一套“策略”,并互相叮嘱“做好保密”,这才回到各自宿舍休息。
“当时没想那么多,没有太多顾虑,只是想更直接地表达一下对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张誌回忆道。
第二天的游行队伍,队列排得很是讲究。个子不太高的郭建崴、曾周身着实验服,站在张誌班上队伍的第二排中间,长长的白大褂里面、腋下夹着这次游行的“主角”。张誌等几位身材较高的同学站在前排“作掩护”。从那个角度好看,都没有什么“异常”。
“用一幅标语表达大学生对小平的敬意”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游行队伍行进到金水桥边时候,于洪实、李禹、常生、张誌几人向变魔术一般一下子把横幅“变”了出来。郭建崴、曾周悄悄地把横幅转移给几位高个子同学。张誌个高,他走在最外侧,和里面的同学举着用拖布把儿截短的双杆,撑着有些皱皱的横幅。
“我们注意横幅的角度”,靠里面的同学行进得慢一点,外面的同学快一点,横幅这样可以略微倾斜,让主席台看得更清楚。
“激动,还稍微紧张。”张誌回忆道。
横幅举了十几秒,队伍欢腾起来,激动而沸腾的人群把2米长的横幅挤散,慌乱中横幅掉到了地上,再也找不到了。但这4个字却永远留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事后还是有一点紧张,”张誌回忆道,“但是当10月3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刊登出“小平您好”的照片和报道时,我们就放心多了。”
35年后的今天,张誌的公司楼梯走廊的墙面上,还挂着这幅经典的游行照片。(文/新闻网记者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