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叁宝课)自1996年春季学期起在北大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开设,创始者是曾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副教务长的陈守良先生。开课至今,累积在册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已经过万,而授课老师也经历了从陈先生、程红老师到姚锦仙老师的“叁代真传”。高校性教育普及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带有开创与拓荒的意味,在叁宝课在全校“大热”的今日,让我们一起听听来自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姚锦仙老师的对于这门课的授课体验与从事“性教育”工作的感悟。
问:“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又名“叁宝”课)课程自1996年开设以来始终是北大最为热门的课程之一,而授课老师也经历了从陈守良老师、程红老师到您的“叁代真传”,能简单谈谈这门课程的开办始末和授课用意吗?
答:这门课最早是陈守良先生开创的,他在2005年出版的课程教材《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中提及开课的初衷是在“看到青年人由于在性方面的无知而出问题”,包括他自己年轻时都曾在黑暗中摸索,走了很多弯路,所以作为生理学家的陈守良先生 “深感有责任在男女青年中普及性与生育方面的科学知识,促进青年的健康与幸福”,于是陈先生退休之前决定要开这样一门课。
在1996年开这样的一门课还是有阻力的,学校专门开会讨论,陈先生也做了很多工作。他当时以学校的副教务长身份保证道:“我来开课有什么不放心的吗?”有人问他说开这门课“不怕把你的名声搞臭了?”陈先生说:“我文革的时候名声就已经搞臭了”(笑)。经过陈先生的努力,叁宝课得以顺利开课。陈先生自己是清华的校友,因此他也去清华做了一些工作,希望能把这门课在清华开起来,但是很遗憾清华到现在也没有这门课。陈先生退休之后,程红老师接任。程红老师大概在2009年秋季退休,我在2007年开始参与讲课,从2009年秋季开始主持和逐步独立承担教学工作。
1996年开课初期的时候课程是100-150人的规模,据陈先生和上过课的同学讲,当年盛况空前,教室爆满,台阶上、走道上都挤满了人。当时的学生会不好意思选这门课,但是听课的学生回去以后又会被问课上都讲了什么,于是一个听课学生往往带动一个宿舍或一个群体开始关注性教育和性健康,除了来听课的同学,还有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也受益不少。现在“叁宝课”在北大“供不应求”,一些同学们会因没选上课而遗憾。但是也还有一些同学不好意思选这门课,在去年的一个座谈会上,一名大四的女同学就提到自己“不好意思去选”,因此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的态度上也是需要改变的。
现在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选课需求,我在秋季学期会开设两个班,希望大家都能选上课,尤其是女孩子,对以后的生活会很有帮助。我们的课程涉及大学生在性与健康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主要包括人类的性解剖、性生理、生殖与发育、性健康与性卫生以及性传播疾病等基本知识,同时也会介绍人类性的进化及性行为特点、性观念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内容。讲授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重点突出性与健康的紧密联系,并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态度、性观念和性健康意识,从正面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性行为。
问:近日,新版叁宝课教材《健康的性》在北大教材科正式发售,与老版教材相比,这次的课本及授课内容会有什么新改变、新动向吗?我们注意到教材首次纳入了在线“数字课程”的使用说明、加之您现有的课程公众账号“姚锦仙”,叁宝课的授课渠道是否也在不断拓宽?每学期叁宝课的小组报告主题几乎都会成为校园期末季的一大热点,怎么看待学生小组报告“多样性”的关注点?
答:今年新出的教材《健康的性》,相对陈先生05年的教材变化很大,内容更丰富。目前教学规模也扩大很多,每年近1500人选课。程红老师授课时期开始设立公共邮箱答疑,后来我又加入了和学生网上互动的交流方式,这样同学有对于课程内容或者一些私人的问题都可以更方便的咨询我们。以前在叠叠厂上开通叁宝课程版面答疑,但是现在考虑到学生不常用叠叠厂,于是我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这学期交给助教负责。
叁宝课其实是很学术的、科普性质的课程,知识量也很大,绝对不是水课。公众号里有我们自己的原创内容,有我们学生自己拍摄的微电影作业、网络上一些好的科普视频、科普文章、也有从各处搜集来的学术资料,还有热点新闻报道等。这对我们也是个尝试,也还在摸索,希望能惠及更多人。
当然课堂讲授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我也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比如现在的课程作业,鼓励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或个人兴趣撰写,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自己喜欢的形式来交流,比如有中文系的同学就会选择先秦至今的一些文学作品来观察其中的性文化,又如法学院的同学会写性方面的法律问题,还有一些同学热衷于做这方面的科普、拍一些微电影放到优酷上,而且很受欢迎。
在做作业和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对当前我国的性教育状况、性健康问题、不同国家性文化差异以及与性相关的社会现象也有了更多关注和思考,这对我的授课内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们的题目是不设限的,但最后做课堂展示的时候,好的作业比较多,因此会选择一些能够让大部分同学听了之后获得知识扩展、或者说对其今后生活能有帮助的内容,不存在歧视或优先“重口味”的问题。我在课堂上也会跟同学们强调,如大家在做调查问卷的时候也要让被调查者从问卷中学到东西,告诉他们哪些正确哪些错误。因为现在很多人还是“谈性色变”,其实对于性,(像陈守良先生讲的)我们还是要以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毕竟“性是从古至今任何人不能、也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问:叁宝课开设近20年的时间,累计在册的听课人数破万(近13000人,不包括旁听),您观察到的听课群体的兴趣走向&听课需求的变化是?您观察到的学生对于“性”的了解程度和选课心理?
答:叁宝课开设了这么多年,我自己感觉整个社会在性教育方面有一些进步,但是步子还是不够大,同学们在这方面的变化也还是较少。根据我们在课堂所做的调查,近十年来每年入学的学生在中学教育里所接触到的“性”的内容确实有所增加,但是更具体地来看,这些性教育内容所占据的课时还是很少,讲授的知识也不够,可能只是涉及到青春期生理知识,与性教育本身有一定差距。所以从这方面讲,这些年学生们所了解的基本生理知识和解剖知识的程度有所进步,但与叁宝课所讲授的知识重合度不高,因此同学们的兴趣走向与听课需求整体上变化不大。
但从另一方面看,整个社会在“性”这一问题上的大环境是有变化的。例如性传播疾病——近几年的报道显示,艾滋病不断向年轻群体扩散,并且大学生中艾滋病发病率在快速升高;另一个变化则是大学生群体中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在增加,大家对性的态度有所转变,却没学会怎么保护自己和承担责任;又如最近对于人流的报道,女大学生成为做人流的“主力军”,流产女性呈现低龄化趋势。这说明很多人都还没有掌握正确的生殖健康、避孕、人工流产和预防性传播疾病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恰恰是年轻人非常需要了解的知识。这种性观念的日益开放与性知识的缺乏迭加在一起,无疑加大了年轻人遭受性伤害的风险。而且这些问题都越来越严峻,它并不是同学们听课需求意义上的转变,而是整个学生群体中性行为的一些变化趋势。
对于学生们的选课状况,我们自己觉得学生还是抱着一种很严肃认真的态度来选修课程。我们的课程是系统、科学地告诉大家性知识、性观念以及对待性的态度,很多学生在上完课后也会觉得自身的责任感增加,男孩子会更具责任意识,而女孩子则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同时他们也学会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
问:近日清华大学清新时报的特稿《害羞的清华:无可安放的性》激起一番波澜,“隔壁”大军如今也会在每周一下午来旁听“叁宝”,您怎么看待中国高校的性教育普及度?大学生学术生活中的“性话题”该如何安放?“性”与“教育”、“知识”与“尴尬”间教学工作如何落脚?
答: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广泛关注的问题,教育部是一方面,整个社会其实也需要一个更宽容、更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你看我们在北大是能开这样一个课程并且内容非常学术、同学都很有兴趣来听,对比一下清华这篇报道所谈及的,可能他们的学生在听课时还是会有些羞答答的、不敢抬头。其实“性的文明”是做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素养。所以性教育的普及化还是需要大力推动的,而推动力可能会来源于多处。比如说教育部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推动学校性教育的全面实施。
当然这跟教育者的态度也有关系,作为老师、家长,如果你在这方面就羞羞答答遮遮掩掩,那么孩子们不知道该去问谁,只会私下里暗中摸索,反而会走弯路,会付出代价。现在我们是把这个话题光明正大地放到课堂中,科学地来讲这件事情,大家都是以一个开明的态度来看。
这些年来高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注重性教育,我看一些报道中也有部分高校已经在设立相关课程,但是同时也会看到力度还是不够。包括前段时间性学专家遭遇反黄大妈泼粪这种事情,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悲哀,很多人对性教育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北大的同学们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人上过叁宝课,希望他们会对身边人和社会有所影响。我相信,渐渐的整个社会的观念会有更多改变。我们应该认识到,性和性教育不只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公共健康的大事,是全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问:似乎目前“叁宝”课的性教育仍趋于面向“主流”群体?在现有制度和文化对“性少数”教育缺失的现状下,对“性少数”的性探索和性健康有什么建议?
答:我并非专业从事性学研究的,因此只能谈谈我的个人理解。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性教育从最基础的普及到针对多样化的人群进行多样化的指导,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然“多数”、“少数”这个词我并不十分理解,也不十分赞同,也许这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数据分布,应该说都是正常的。现在的性学研究是更趋向于一种包容和多元化的价值观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的性学家金赛,他最早也是动物学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开始在大学讲一门性和婚姻的课时发现,学生问的很多问题他都回答不了,因为当时很多性领域的问题都没有被研究过、人类对自身最广泛、最普遍的行为了解太少。后来他和合作者们系统、科学地收集了约1.6万人的详细性史,发表了著作《人类男性性行为》与《人类女性性行为》 。我上课的时候会给同学们推荐一部对于金赛的电影“性学教授金赛”,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觉得很感动,里面讲述了一些“性少数”,比如同性恋在当时社会所经受的歧视和痛苦,甚至迫害。但是当金赛的数据统计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些人在整体人群中也是占有一定比例的,他们并非“病态”,而是完全正常的人类行为。从人的角度来说,人人平等,人的性行为也是平等的。性行为是一种非常隐私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在这个行为上给每个人以宽容、平等的对待,那么我们在其他方面也自然会做得更好。
个人介绍
姚锦仙,理学博士,自1990年开始在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进行本科学习,并在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获得学士(1995)、硕士(1998)和博士(2005)学位。 现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生命科学科学学院副教授, 兼任中国动物学会生物进化理论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化石藻类委员会理事,IUCN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成员,《生物进化》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现主持全校通选课“人类性、生育和健康”及本科生专业选修课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及实验”,曾获多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教学奖励,主编参编教材多部,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要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