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医疗大数据宏观发展环境
从政策、资本、社会环境、技术等出发,向永清首先介绍了医疗行业的发展利好。围绕医疗全产业链痛点,他指出医疗行业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全球医疗困境来看,一是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二是慢性疾病发病率提升,叁是传统研发成本上升,四是劳动力不足。
对于中国来讲,还有一些带有中国医疗特色的困境,例如供需结构失衡,医疗资源发展失衡,医保透支等。因此,改善现有就医模式,推行分级诊疗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也存在着数据不流通、资源不流通、利益不互通等问题,而大数据技术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据他介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从体系搭建、机构运作、临床研发、诊断治疗、生活方式等五个方面带来变革性的改善。
1、生活方式。通过可穿戴设备、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技术间的相互配合,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测,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案,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2、诊断治疗。通过认知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精准治疗,辅助提升医生诊断治疗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临床研发。通过基因测序、影响识别等技术挖掘更多维度的数据,缩短临床验证周期,提升新药研发效率。
4、机构运作。通过商业智能,优化供应链及患者管理,提升医院、诊所、药店等传统医疗结构的管理效率,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员工培训。
5、医疗体系。通过区域信息化、在线问诊、远程医疗等技术连接上下级医院机构,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电子病历共享等措施,并制定更优的付费机制,将按服务收费转变为基于价值的付费机制。
紧接着他讲述了医疗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及应用需求分析。他强调,医疗行业数据必须考虑其安全性和隐私性,“如何在数据价值和数据安全间取得动态平衡,应是每一个医疗大数据工作者时刻绷紧的一根弦。”
二、 医疗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
健康医疗大数据分为院外数据、院内数据、基因数据叁大类。院外数据包括健康档案、智能硬件体征及环境监测,院内数据包括就医行为、临床诊疗等,基因数据包括外显子、全基因等。在具体场景应用中,不同种类的数据相互交叉结合应用。
“另外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地域分布可以发现,目前医疗大数据的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尤其以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作为主要投资阵地。该现象受到医疗资源、政府态度、医生接受度叁方面影响。”
他表示,今年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部分应用场景进入市场启动期。下一阶段,随着公司大数据和础滨技术长期的应用实践探索,产物将不断更新完善,预估2-5年内,产物将首先在公司端端客户中进行推广。随后,伴随软件友好度和准确度的上升,在公司端客户使用的影响下,用户端市场将展开竞争。
接下来他详细讲述了“医疗大数据产业链全景视图”,从宏观角度而言,整个医疗产业分为制造、服务、消费叁端。从数据流向来看,上游是数据供应商或存储计算服务,下游是应用场景,分为公司端和用户端,每个流程产生的数据和应用都不一样。
其中,上游所提供数据的质量与样本量将决定中游公司是否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模型训练。整体来看,院内、院外及基因数据供应方均面临叁个问题:质量、样本量及安全。
行业发展初期,公司的主要困境集中在产物研发落地阶段。在研发落地过程中,公司需要不断丰富数据库,降低数据标注成本,构建临床应用流程。此外,法规滞后减缓行业发展速度,市场应用仍需培育,体现在政策监管、终端应用、数据分享及安全等方面。
他分析指出,大数据技术应用广泛,并以提升诊疗及管理效率为主。依靠技术进步和数据积累,未来将有更多新的收费玩法,把医疗大数据融入对应的商业模式里。
叁、 医疗大数据发展趋势及机会
础滨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进一步开启了健康医疗的“大数据时代”,为如影像类的非结构化数据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如何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逻辑回归等新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智能分诊、全科及专科辅助诊疗、新药研发、医疗产物流通等医疗行业,这也是未来几年可以去做的事情。”
他进而介绍,医疗大数据行业发展初期,公司端客户的购买需求、支付意愿远大于用户端,因此公司端客户市场远大于用户端。
随着行业发展,产物、用户教育及上下游产业的逐渐成熟,用户端付费带来更多可能性,服务于用户端的公司将迎来无限商机。而长期来看,从业者既要服务好公司端,也要服务好客户端,协同竞争者将成为赢家。
总结而言,医疗大数据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就是如何去解决专业性和精准性问题。“任何一家大数据公司,都应把专业性当作未来几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时刻反思提供的服务是否可靠,是否真正解决患者问题,以及真正解决医疗机构的问题。”他说道。
除此之外,他认为领导力、研发能力、复合型团队、有效的价值提供及资金支持是决定公司是否能胜出的五个关键因素。这五类因素决定了公司是否能长期且快速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最后他介绍了平安好医生、妙健康、推想科技等公司目前在医疗大数据方面的应用案例,以及阿里、腾讯、百度等几个巨头在医疗领域的布局。
“未来可以有多种方式参与一家产业,究竟是亲自参与,以资本方式参与,还是其它方式参与,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参与方法也有不同优势。”在他看来,如何把握生态环节的各种利益关系,这才是真正需要思考或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