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行业精英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记2012届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马骕

2015-07-03

2002年,马骕第一次离开小县城宁化,孤身一人辗转千里到武汉,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06年,大学毕业回到福建福州,成为福建师大二附中的一名政治老师,准备在叁尺讲台上开始他的教育梦想。

2010年,辞去教师工作,进入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外交学硕士研究生。

2012年,离开北京,回到家乡福建省叁明市,成为一名乡镇的年轻干部。

两次北上,两次南归,经历了一个轮回以后又回到起点。“我的人生就像绕了一个大圈子。”马骕笑着说。

正在插秧的马骕

正在插秧的马骕

十年彷徨,谁的青春不迷惘

2012年3月初,北京下了一场小雪。之后的半个月,阳光终于冲破雾霾。马骕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听说福建省委组织部的“清北人才引进计划”的,要从北大清华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

而此前的几个月,马骕还在马不停蹄地到处投简历、面试,像多数毕业生一样惶惶不安。就像五年前一样,这个27岁的毕业生依旧怀着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缘——“就是想回南方”。尽管有着回去的念头,但是具体回去做什么,马骕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此刻这个迷茫的毕业生两年前还是一名教师。

从高考填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起,或许马骕就已经开始胸怀一个教育梦想了。但是几年的从教经历却让他认识到尽管他自己付出很大努力,但还是力量太弱小。

当年执教的福建师大二附中在福州的城乡结合部,接纳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工作中,他发现多数家长忙于生计,疏于教育管理孩子,一旦孩子沉迷于网络,染上各种恶习,学校和教师对这些孩子更是无可奈何。后来他慢慢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而是靠“大教育”,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统一。

“那时就觉得可能还是要跳出来,当老师可能一辈子也只能完成学校教育这项工作”,于是,他选择再“折腾”一把。2010年8月,他辞掉教师工作,一个月后,他从讲台再次走向课桌,成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

尽管国际关系的专业被人戏称为“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但是马骕在北大两年的求索中找到了方向。“人这一辈子究竟要怎么走下去,这是个问题。追求金钱、职位还是其他的东西?”马骕说道,“而我现在希望做一个越老越有价值的人,让人家认可你,让个人价值随年龄递增而非逆增长。”

“可能做一件这样的事情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而且“我是农民的孩子,出生于斯,成长于斯,受其恩惠颇多,是时候该回馈了” 。看到福建省的“人才引进计划”后,他义无反顾报名了,成为了福建的第一批引进生。

组织村民进行民俗文化展演

组织村民进行民俗文化展演

两年锤炼,发现基层工作是一片“蓝海”

2012年7月24日,马骕走马泰宁县杉城镇,被任命为杉城镇科技副镇长。

到任后的第二天,正好遇到基层的村委会换届选举,马骕很兴奋地主动要求参与进去,希望尽快地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在城区某村的村民代表选举中,当工作人员宣布获选者时,一位年轻人大声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隔天在另外一个村的选举过程中,由于群众对上届村两委的财务状况表示怀疑,拒绝选举,村民说的一句话让马骕记忆深刻:“选了也是白选”。基层是怎样的?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意识到,基层不仅是网络上的,不仅是电视新闻里的,而是更为复杂和多元,需要自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的。

在杉城镇工作的两年间,他经历过最为激烈的群众上访,也与群众坐在方桌上喝酒称兄道弟;有看到秀美山川时满眼憧憬的豪情万丈,更有当群众提出诉求时的无能为力。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让马骕有了“基层工作就像谈恋爱”的感触。“得有一个慢慢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的过程,首先要学会跟老百姓交朋友,哪怕是骂也是一种交流嘛,总不能一直骂你嘛,人家也会累的不是?”

2014年6月,两年的基层锻炼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次在考虑何去何从时,马骕没有迷惘,“我是三明本地人,也是农村出身,父母也还在农村,自己也衷心希望为农村做些事情。近几年,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离开了农村,只留下‘386199’部队(妇女、孩子、老人),这里太缺人才了” 。在一片“镀镀金以后赶紧走”“上面的平台更大”的好意提醒中,马骕还是留了下来。经过两年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他觉得自己在基层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基层仍有很多空白领域有待填充,这也就是商界所说的‘蓝海’。”

政治上,基层的村级民主自治是中国政治改革最好的“试验田”。经济上,农村的经济处于低谷,百姓的生产方式和几千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是因为个体原因还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他们的地位被边缘化了,这个问题我也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在社会管理方面,基层政府正经历着由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那么基础设施、留守老人和儿童,农村社区的再组织化这些问题该怎么办?该如何去占领农村这片阵地?等等,在他看来都是可以值得去研究的。

“习总书记讲,‘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而农村工作中的空白区域正是具有极大价值和有待发掘的地方” 。马骕说道,“留下来,或许能够走出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路” 。

在开善溪调研

在开善溪调研

脚踏实地,才能安心地仰望星空

2014年底,马骕工作调整,到离泰宁县城20多公里的开善乡工作,担任乡人大主席的职务,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乡镇干部。

“乡党委书记说:在你来之前,我们设想过你这样的高材生会是怎样的人,是不是对工作挑叁拣四,是不是难以合群,没想到……”

“乡长说:我原本以为像你们这样的高材生会对农村农业工作吹毛求疵,有点清高,不适应基层的工作,吃不了苦,没那么快融入,接触这么久,才发现,原来……”

在“没想到”“原来”这些词之前,是人们对于北大毕业生的不了解,是马骕说的“别人眼里的北大人”,而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是需要每一个北大人自己去填充的。这点,马骕很自豪,因为在新岗位工作半年多后,自己得到了多数乡村干部的认可,才有了“没想到”“原来”后面的那些评价。

很多同事不太理解外交学专业毕业的马骕为什么会到乡镇来与农民打交道,不是应该在高大上的外交场合纵横捭阖吗?对此,马骕半带调侃地说,虽然看起来他所学的外交学与他现在的基层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却找到了二者的共通之处。“以前是研究国与国的关系,现在是研究政府与百姓的关系。外交学中很多原则是同样可以应用到农村工作中来的,比如外交学中的‘不干涉他国内政’,而现在我们农村工作中政府就是管得太多了,过分干涉了农民的‘内政’。” 更何况,他并不觉得在乡镇工作会有什么不好,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人更好,到处是机会呀。

植树

植树

对于自己的将来,马骕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因为在我看来,人算不如天算,各种风险都有可能发生,很难事事如愿,但也很可能有意外惊喜,关键是自己够不够硬。”马骕不断提醒自己,现在这里还不是终点,只是开始,要不断努力做人、做事,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学问来做。马骕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对基层或者农村有较为深刻理解的专家,“毕竟我是农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不愿意忘本” 。

谈及对于几年工作的感悟,这位在体制内的年轻人认为“工作和生活中感悟最深的是情商的重要性不比智商低”。他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很多时候,你因自己的位置而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赞扬,或者说白一点,只要是在这个位置上,任何人都会得到掌声和褒奖,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昏了头,忘了初心。这点比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表什么态、做什么事可能会更重要一些。”

而当年那个爱折腾的年轻人,现在生活的重心也逐渐向家庭靠拢了。对现在的马骕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古人重视家庭,把家庭的和谐作为评价为官的标准之一,所以才有‘丁忧’、牌坊等制度。这么多年来,我想,应该是时候回归家庭作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的时候了。”

水灾后查看损坏的房屋

水灾后查看损坏的房屋

在北大学习的专业背景和自己的工作经历,使得马骕特别喜欢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而他自己也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其中不乏岁月的积淀。

做人,要谦虚,要给他人和社会台阶;

做事,要扎实,要为未来和国家着想;

做学问,要把自己的事业当成论文来做,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