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行业精英

《北窗》专访:燕园之外,北窗之前

2014-12-30

媒体二字被重新定义的今天,点开手机微信里的小红点,很多时候已经代替了从前的翻书、看报甚至电视电脑。这大潮仿佛“群媒的盛宴”,已经很难多次从身边朋友口中听到同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名字——但“北窗”,就这么出现了。

第一次在微信平台上看到这个名字,觉得意象硬朗的同时,仿佛还有一点神秘:许多订阅号的内容从名字便可一望而知,“北窗”二字只是虚指,令人遐想无限——窗外是什么?

在这扇“窗”的后面,又有什么样的人与故事?

“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

它的很多读者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听说主创团队都是北大校友,北窗应该是北大之窗的意思?”

“北窗不像个快速消化的微信号,倒更像本杂志,这个名字是不是学的《南风窗》?”

“北是方向,窗是空间,也许是想表达有所持守的无线可能性吧。”

猜测各有其法,答案简单无比。

“我恨我不能交给爱人的生命/我恨我不能带来幸福的旋律/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在北窗的一次线下活动上,主编秦逸以吉他弹唱了这首老狼的《流浪歌手的情人》,而“北窗”二字便出自这一段歌词。

“用北窗这个名字,最开始是虹璇的主意”,秦逸说着看了一眼坐在她旁边的、北窗另一位主编朱虹璇。她俩作为北窗最初的创始人,分别毕业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和元培学院,大学伊始因辩论赛结下友谊,如今已是七年的老朋友。

北窗主编们返校合影(右一右二分别为秦逸和朱虹璇)

北窗主编们返校合影(右一右二分别为秦逸和朱虹璇)

北窗的名字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它的定位也不乏理想主义的基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是特别习惯。在燕园生活了这么久,离开了那个圈子,总觉得精神生活少了点什么。”想要“做些什么事情”的朱虹璇与秦逸一拍即合,开始捣鼓在当时还不算特别流行的微信公共账号,但到底要写些什么,她们并不笃定。

“我们一个学公共管理,一个学国际政治,想的、做的,其实很难脱离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这样一个公共账号的定位在多次讨论之后终于明晰起来:提出一个引子,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判断,唤起公共讨论意识,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2014年1月1日,以《秦玥飞:没想到的村官》作为首篇推送文章的北窗正式上线,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此之后,北窗推出过主题不同的各类文章:校园风格的,比如电影《此间的少年》主演回访系列,校园歌手杜凯、孙术乔等人的采访;社会公共导向的,比如“甲午专题”、《野火集》书评、《传播学视角的‘赵赟事件’》,以及前段时间的“静园事件”系列报道;还有贴近生活与工作的“创业专题”、“福生六记专题”等等……时至今天,订阅北窗的读者数量已过万。

许多北大人最早是通过“此间的少年”主演回访系列,或者“静园事件”系列报道而认识北窗的。像它的名字一样,很多时候,北窗给人的第一感觉会有点文艺,有点怀旧,有点校园。而实际上,它的许多文章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度思考和人生道路的大胆想象。“因为主创团队多是北大的,有很多人跟我们说,你们就打好了校友牌,专做高端精英采访,肯定有市场。但我们并不希望它成为一个‘私家账号’或者‘私人花园’。”说这话时,虹璇加重了语气。

“北窗不只是一个账号,北窗更是一个平台,是一群人。这是一群有共同精神生活追求的人,这些人愿意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分享、传播并延续我们生活中需要的感性的、人文的精神产物;这些产物可以是文字、线下活动,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人文的。简而言之,北窗更像是一个精神栖居的场所。”秦逸如此说到。

北窗还有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light there”。有的人说,这叫做“那里的光”,还有人说,不,这是“点亮那里”。

“中人之姿,皆可为之”

在上线之前,创始人都写过一篇“诞生记”。朱虹璇的那一篇中写道:北窗应该成为一个窗口,走进的世界广大、深邃,跳出琐碎的生活,站到高处去;但它同时又必须靠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那些看似不平凡的事情,说到底应该是“以中人之姿,皆可为之”。

与大多数订阅账号不同,北窗不是以政治、经济或文化等内容区隔作为划分依据的媒体,“它是以风格或者说功能而定位的媒体”。目前,北窗日常的栏目有六个,“罢补们也在这个世界”为人物专访,“打败时间”为书评、影评、剧评,游记城记,“公共收听”为文史、公共记叙思考或公益推介,“五四街29号”为杂文专栏,“二手也是一种态度”区别于原创文章之外单辟一个专栏用于转载点击量高的文章,除此之外还有读编互动和线下活动。

北窗部分文章概览

北窗部分文章概览

作为一个非营利目、没有后台实体机构支撑和全职运行者的原创账号,北窗这个自媒体大军中的“稀有动物”, 始终通过严格坚持原创及控制推送频率来保证文章质量。

“这些推送文章不能只是追求网络流行性的帖子,至少要达到杂志水准,带有真正完整文字感的质量。”文章的质量是北窗最引以为傲的,朱虹璇说,“我们只是想踏实认真地做一件事情,默默地就去做了,刚开始完全没有比较意识。直到后来越来越多人找到我们说,哎,你们写的是真好啊。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质量比较起来也还是不错的。”不少自媒体账号也因此主动联系北窗,通过转发北窗的文章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关注社会现实”“人文风格定位”决定了选题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而内容的原创要求也决定了北窗的核心工作是选题、创作、选稿、约稿和改稿,而非简单的复制粘贴。双重要求下,北窗的稿件往往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尽管频率只有一周叁次、一次一篇,但篇篇必是精品。

“如何决定一篇文章能不能用?”朱虹璇用“叁有”加以概括:有格局、有趣味、有热点,叁者的先后顺序按重要性排列。

有格局,指文章所关注的事情往往能够为周围的人或社会带来一些变化,但有格局的东西很多,比如“一位大师或者一个对国际政治很有研究的人,写了篇很有深度的论文”,但如果文章单有格局而缺乏生动表达,则失去了趣味性,读者接纳程度和能产生的影响也就有限。有热点,听起来虽然有媚俗的嫌疑,但可以换取更多的粉丝,“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来看看我们那些不太有热点但很有格局的文章嘛,”朱虹璇说,“在团队内部有一个玩笑,‘周一卖药,周五卖笑’,说的就是推送文章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格局和公共价值,后者则侧重趣味性和时效性,这样的间隔推送也是为了平衡文章的整体风格。”

虽然文章要满足“叁有”的条件,但因北窗是以风格而非内容定位,所以按照秦逸的说法是,“柴米油盐也行,星辰大海也有”。在做过一阵社会公共类的选题之后,主编泓七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做“和普通人生活直接相关的专题”,于是推出了包括《毕业记》《工作记》《结婚记》《装修记》等在内的专题——福生六记——这些虽芝麻大小却关乎每个读者的生活记录,引起了不小的共鸣。做起来难度也不小,推福生六记期间,众主编就安抚专题负责人泓七:六胞胎,好好养胎,一定要顺产,我们都可以帮忙接生。

北窗除“二手”之外其他文章均为原创,这些文章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作为普通人的每个个体,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改变社会,让身边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如静园追踪、大学生村官等主题的文章;一类讲述聚焦个人的生活,如何让生活更加充盈、具备更多更广阔的可能性,如程璧、何雨的采访、卢纯青的杂文系列、福生六记等。

相关文章概览

相关文章概览

北窗将这两种不断努力的普通人定义为“中人”。

“我们想要关注和表达的并非是能力超群的人,我们想写的是普通人的情感、生活和愿望。也许他们中规中矩并非逍遥浪子,但是他们心中仍然怀有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北窗鼓励这种普通人为自己代言,北窗给他们以启发并提供空间,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这个平台分享给其他人。我们始终坚信人人身上都存在一种基因,而北窗要做的就是去通过批判性和思考性的分享做一些激发,让大家有所触动和感悟,让生活充满更多的可能性,让精神生活更为充盈。”

擦窗户的人们

从当初寒风瑟瑟中只有两个人的选题会,到如今二叁十人的撰稿团队,北窗走到今天的确不易。北窗编辑部自称为“北窗小酒馆”——在他们看来,这与其说是个工作的地方,不如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创作的家园。

北窗目前坚持非商业化运营,所有的主创都是自愿奉献业余时间,承担采访、撰稿、编辑和平台运营等工作。今年中秋时,北窗向它的读者们推送了《中秋特稿:北窗之外的往事》,这篇文章分享了读者们鲜能见到的、编辑部里发生的人与事。

“小酒馆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叁教九流,主业包括投行、咨询、媒体、教师……这样一帮如此不同的人走到一起,每日讨论有趣的选题、文字的八卦和新闻的理想,不同之中又有着如此巨大的相同。”

北窗创立之初,除了朱虹璇、秦逸之外,还有另外一名主编泓七。她曾经这样形容她们叁个的关系:“如果北窗是一个远看显眼的大气球,璇儿是上面的氢气球充满正能量,我是下面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现实,接地气儿,有时候看着有点懒……秦逸就是中间连着我们的那根线。”

最初的撰稿人只由朱虹璇、秦逸找来的好友组成,那是一个个位数的小团体。再后来,不断有人看到北窗的文章前来询问,还有一些远在异国的读者给北窗留言、投稿,撰稿人队伍不断扩大,目前稳定的撰稿人团队已经有二叁十人的规模。撰稿人中不少是北大校友,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也给北窗未来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其实到最后,有多少粉丝有多少点击量,都不重要了。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是发现同路人的那个过程。”朱虹璇说。

北窗撰稿人团队首次聚会合影

北窗撰稿人团队首次聚会合影

这些撰稿人的身份或多或少都带有某种理想主义的色彩。

仍在北大生科博士就读的朱一票(笔名),主管着《五四街29号》这一北窗的杂文专栏,常在叁江源等地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他,很是有几分保尔·柯察金的情怀,“给周围世界留下变化才是评价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

更多的是已经离开燕园,但始终保有“燕园情怀”的那些人:在央视工作但业余时间替第10放映室写文案的子奇、在投资银行工作却十分关心家国大事的“金领”雪芜、远在欧洲做咨询工作但笔耕不辍的之悦、在美国念政治学博士的震旦……“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北大毕业的,却比一些北大人还‘北大’一些,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北大精神’吧,真的到了离开校园之后,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泓七如此说。

何为北大精神?在他们理解的北大精神,指的是具有社会关怀,乐于挑战现有生活,勇敢追求无穷世界里的各种可能性。

秦逸有一个朋友,听力有障碍,但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湖北美院,现在又考上了中央美院。当她得知北窗的存在之后,多次表示要帮助北窗,最后帮北窗设计了濒辞驳辞和名片。“这种情怀,这种精神就是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虽然她不在北大读书”,秦逸说,“这种精神是一种对理想的支持,一种默默努力照亮彼此的情怀。”

这样不求回报的热心人,在她们运营北窗期间遇到了不少,“我们可能没有生活上的交集,打动我的其实不再是存在感,而是他们身上真正有不管隔多远都能吸引你的品质。”

北大精神也不意味着你一定要高声摇旗呐喊,“大家不一定千人一面,经营自己小世界的人和愿意往外看的人,能够彼此有一份小小的支持,这就是好的。”

培植一片土壤,等待改变来临

被贴标签是社会常态,北窗也没有幸免。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只要不是全身心扑在单位里、没有抓紧结婚生娃,“折腾点有的没的”就是在荒废青春;而“折腾点跟家国社会搭边的”,就更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马上就成为新时代的愤青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主义者。

即使是身边的朋友,也曾追问、质疑北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除了推送几篇文章,自娱自乐之外,对周围现实的世界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和改变呢?

“燕京学堂的系列报道让我们首次看见了自己的现实影响力,但是对于北窗人而言,在乎的不止于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传播改变很多事情。”秦逸说,“有些努力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更多时候产生效力需要漫长的等待。比如人精神状态的改变,这种精神状态是产生改变的必要不充分要素,希望北窗能提供这种精神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壤。”

北窗正在做《野火集》的书评系列,显然,这属于她们所说的产生效力需要漫长等待的那类工作。曾经在一次内部讨论中,朱虹璇跟向大家分享:“昨天我才开始正式读《野火集》,很惭愧,三十年纪念了都,我现在才开始读。读了竟发现,1984年台湾很像2014年大陆,而野火专栏当年考虑的很多问题、做的很多事,也与北窗的初衷有许多相似处。比如civilize people,记录社会问题并发起解决办法的讨论,从普通个体行为出发而非直接攻击体制,坚持呼吁‘中人之姿’可以改善社会的途径,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历史长流里,价值观不断翻转,但始终有些力量在。”从中可以窥见北窗的部分精神之所在。

而如今,在北窗悉心培植的这片土壤上,已经有种子悄然发芽,健康成长。

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的人物专访推出之后,北窗收到了很多人的留言,有的读者被吸引进来当撰稿人,有的读者表示虽然不能像秦玥飞那样到村子里当村官,但还是想为村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又如,《野火集》的书评推出以后,有人留言说“一口气读完,反思了特别多,觉得自己晚上可能睡不着了”,“被叫了这么多年‘成功人士’,可能我对社会贡献是不是太少了?”

也许这样的留言不能改变什么,“社会可能就这样,这几年也不会有什么突飞猛进的变化和进步。但是做了北窗之后,我们接触到的、看到的进步可能比以前多一些,而且由于那些进步与我们的努力有关,会觉得更受鼓励。”

北窗“公共收听”栏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公益组织和活动的推介。第一个推荐的公益项目是北京大兴区的蒲公英农民工子弟学校招募志愿者。这所学校是北京唯一一所政府认可的农民工打工子弟中学,也是北京打工子弟们最梦寐以求的中学,撰稿团队要做的就是通过北窗这个平台帮助蒲公英招募到志愿者。

那次的招募活动很成功,有不少热心读者加入志愿者大军。其中有一位曾在美国花旗银行工作的女生,刚刚回国不久,看到报道之后来到了这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秦逸在蒲公英一间特别破旧的房间见到她的时候,她听说来人是北窗,激动地跳起来,似找到组织一般,“我就是看了你们的文章才来的!”

北窗最近有一篇人物专访,采访对象是独立音乐人程璧。套用现在的流行词汇,这是一个很多人眼中“搞艺术的小清新” 、“文艺范儿的森女”。秦逸在采访中曾问过她一句“如果有机会,有没有兴趣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做一场慈善音乐会?”程璧当时愣了一下,然后眨了眨眼睛,想了想,说:“可以啊,看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采访过后几天,她突然联系北窗,“我最近要在剧场开一场音乐会,有一些票,想给你们说到的蒲公英学校,邀请孩子们来参加。你们能帮忙联系一下吗?”

的确,这些事情很小,放到宏观层面上看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未必能以点带面,但是,秦逸依然坚持,她认为,“如果通过北窗能让大家知道这件事,那可能就会让更多的人有所触动,媒体的意义就在这里,它能够放大一些事情的影响力,即便你在千里之外,或者你仅仅是一个独立撰稿人,关注的可能是美食或者时尚,但是当你看到这些事情时,你会发觉自己也可以做些什么,而且并不需要自己放弃很多。生活中有很多温和的界线,可以很轻易地跨过去,而且这样跨过去会给你和你身边的人带来很大的好的变化,我觉得这是自媒体的一种魅力。”

上二图为北窗线下活动掠影(活动场所由北大校友会提供);下二图分别为与北窗有合作关系的兰餐厅和狈翱痴础酒吧(经营者均为北大校友)

上二图为北窗线下活动掠影(活动场所由北大校友会提供);下二图分别为与北窗有合作关系的兰餐厅和狈翱痴础酒吧(经营者均为北大校友)

虹璇这样评价北窗的现在,“我觉得它基本上还是我想要的那个样子,只不过我觉得它比我们想的要受欢迎一点。”而对于北窗的未来,“我们也没打算妥协什么,既不打算降低文章质量的底线,也不希望它过快地商业化。但真正希望将来能有这个机会,把北窗不仅作为一个文字载体,也作为交流平台搭建起来,影响到更多人。”

采访的最后,我们问及两位主创幸福感的来源。她俩相视一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答案——给身边人带来幸福感,是自己幸福感的来源。这是也是这样一群人执着地坚持“开窗”的原因,正如去年此时的《北窗诞生记》所说:

沉沉黑夜,抬头可以看漫天星光,而那扇窗,再也不需要别人来为你打开。

希望《北窗》会给它的读者带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