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崔秀琳,女,1994年生,山东人,考古文博学院2012级本科生。2013-2014学年绩点名列考古专业第一名,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大学期间曾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贰厂贰颁”奖学金、新华都奖学金。
长发细眉,面若银盘,眼前这位姑娘不禁让人有几分想起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古典气质与其专业也十分契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考古系考古专业,兼修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双学位。
崔秀琳的家乡是山东省青州市,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历史文化古城。“我父母都是勤劳朴素的农民,从小他们就教育我,做事要脚踏实地、勤勉努力,承担好自己应尽的责任,一步一步稳步前行。”在这样的种态度影响下,经过高中叁年的艰苦学习与奋斗,她终于实现中学时代的夙愿,进入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学习一直钟情的考古专业。
命运的选择: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说起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崔秀琳解释了漫长的渊源。“高中在画室学习画画时,一次无意看到书架上有一本对于中国重大考古发现的书,因为无聊就拿来当睡前读物了,但是读着读着书的内容却深深吸引了我。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窦绾墓里的殓葬工具——金缕玉衣的描述……”那时的崔秀琳看到的不是金缕玉衣的华丽精美,而是古人畏惧死亡,渴望长生、灵魂升仙的愿望,感叹起穿上金缕玉衣渴望肉体不腐的中山王刘胜最终也难免化为枯骨的命运。“对于生与死的探讨一直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命题,但是纵观历史的长河,没有人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当时就觉得考古大概是一门透着刻骨苍凉与无奈的学问,虽然后来真正接触了考古后才知道自己当初多么幼稚可笑。”
后来她开始接触一些考古的书籍和纪录片,逐渐觉得考古是一门很综合很有意思的学问。比如高考结束后,央视刚好在播出一个有关新疆鄯善洋海古墓群的系列纪录片,分别从墓葬群的发现,墓葬主人的身份,随葬品所见的社会经济形态,墓葬主人的人种问题及特殊丧葬现象,墓葬所属族群的精神信仰等角度介绍了一个在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却延续了上千年的古老族群的社会生活。“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就深深的地被考古迷住了,很难想象通过对一个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居然能复原出如此海量的历史信息,当时我就觉得,我要学习考古,通过考古去和古人对话,感受古人的社会生活。之后后来又看了一个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的纪录片,更加觉得考古充满了挑战和魅力,于是报考时我就不假思索的地对招生老师说,我要学考古,其它专业都不去,就去考古。”
虽然后来真正系统学习了考古的知识后,她才认识到自己当初是在对考古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道路,但是越学习越发现考古的无限魅力,对于当初的选择,一点都不后悔。某种程度上说,是命运的选择。
“当初报考的时候家人没有反对吗?”
“开始是反对的,因为他们觉得考古经常要下田野,还要与墓葬打交道,不适合女生,而且考古属于相对冷门的专业,也怕以后不好就业。”不过从小性格就比较倔强的崔秀琳坚持自己,并通过向父母科普考古的基础知识,让他们发现考古并非原来想象的那样。“我学习考古后,他们对考古的认识也在一点点改变。比如我妈妈,一开始极力反对我学考古,但是现在居然会去参观考古发掘现场,并且拍了车马坑的照片发给我,跟我交流参观的心得,这简直让我受宠若惊。”
梦想的执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刚来北大时,崔秀琳是兴奋和喜悦的,但很快她发现了自己与更优秀的同学的差距。“有位同学之前跟我说,在北大,我们旁边都是最优秀的同学,不落到最后一名就已经算不错了”。但她没有甘于这样的“优秀”,而是选择了比别人更加早起、比别人更加努力来比别人走得更远,并且发挥了自己从中学时代就有的“钻牛角尖”精神,遇到一个不懂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就会浑身难受,然后似的想尽办法去搞明白,阅读很多典籍,向老师请教,在与问题较劲儿的过程中往往会有额外的收获。渐渐地,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大二一年绩点排名专业第一名,专业课程均达到优秀以上。又因为对文学的兴趣和,也考虑到如果以后从事历史时期考古必须要有扎实的文献功底,她选修了中文系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双学位。
在中文双的学习中,她印象最深的是“古典文献学基础”和“中国古代文学”这两门课程。“古典文献学基础”是中文系古文献专业入门课程,从这门课中学习了很多与古代典籍的流传、辑佚、辨伪,以及校勘学、版本学、训诂学、目录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也深刻意识到古代典籍流传至今的不易。最难忘的是课上老师让学生们自制一本“古籍”作为期中作业。崔秀琳选的是制作线装书,从一开始抓狂无措到购置宣纸、笔墨、针线等材料,然后裁纸、画格、书写、装帧,到最后成书,花了整整叁天时间。“最后看到自制而且还配有漆老师漂亮批语和印章的《山海经存》线装书时,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中国古代文学”授课的是中文系特别有名的“张夫子”——张鸣先生。“先生学问广博,为人幽默风趣有气质,给我们系统讲述了从诗叁百到近代明清小说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历程和成果。上这门课是我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沉浸在古代文学之美中简直“无法自拔”。
除了读书上课,崔秀琳也走了很多地方,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条。2013年夏天,作为文物爱好者学会的骨干成员前往甘肃省参加以“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现状调查”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同年夏天,参加了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学生资助中心组织的海南社会调查实践团,到遥远的海南调查当地的学生教育与资助情况,宣传北大学生资助政策。2013年冬天,参加了院团委组织的以“海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为主题的日照文化遗产调查实践活动。今年夏天,又参加了文物爱好者协会“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贵州苗寨调查实践,还参加了由清华大学同学组织的“青州市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调查”为主题的青州北城满族村社会实践调研。在这些各种各样的远行与实践中,她觉得自己进一步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对学习的专业和即将从事的事业更是增加了认同感和责任感。
我不是古董:快乐学习,精彩生活
和大家对考古学的日常认知不同,崔秀琳觉得考古学习其实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既不需要像理工科专业一样整天呆在实验室做实验分析数据,也不会像文史哲专业整天沉浸书海“不能自拔”,是一门多学科综合又实践性强的学问。“大叁上的田野考古实习是我们最具特色的学习经历,就我们这一级而言,我们去年一学期都待在陕西周原(周人的发源地),我们在这里拿起手铲,在老师、技工的帮助下清理考古遗存,练习田野考古技术,从布方、发掘到整理资料,撰写报告,我们学习了全套的田野考古工作流程,也有很多令人惊喜的发现。”
学习之外,课余时间崔秀琳也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从文物爱好者协会到轮滑社。另外她还喜欢话剧,先后在文化部做过剧星场务,在剧社参加过训练,也上台表演过话剧。喜欢画画,平时随便涂鸦,在考古挖掘现场还迷上了给老师同学绘制“肖像”。喜欢汉服,偶尔会穿上汉服和同袍们外拍,还在湖心亭给外教们进行过汉服展示。
最后,记者希望她给师弟师妹开个“书单”。“我觉得平时老师推荐的参考书基本上就很全面了。如果非要强调的话,我建议师弟师妹们去读各期段大家的作品,因为在无法甄别作品学术水平的时候,选择大师的作品是最捷径的选择,比如旧石器的裴文中先生,新石器的苏秉琦先生、严文明先生;夏商周的邹衡先生、李伯谦先生,后段的宿白先生。大师的作品往往能代表一个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成果,另外在其作品中提到的其他大家、名着也能作为我们甄别同时期学术研究者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