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睛高鼻梁,却讲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速很快,如一阵夏日的穿堂风。仿佛多年相识的朋友般,坐在记者面前的蓝斐历没有一丝忸怩,自信而愉悦。蓝斐历(Philip Blue),一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如今在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心理学系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东方之旅
蓝斐历的理想是了解人类,同时也希望多了解自己,因此,他选择学习心理学。本科毕业于以高质量本科教育闻名的美国卡尔顿学院后,出于对中国的好奇和兴趣,蓝斐历只身买了一张飞往中国的机票。
“那时候,我满脑子都是想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人。中国那么大,为什么不来看看呢?”抱着这样的想法,蓝斐历来到了中国,并在大连遇到了一个同样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的驴友。这位驴友不仅帮他起了中文名“斐历”,也打开了他了解中国的大门。
通过这位驴友,蓝斐历在大连找到了一位对外汉语老师,进行每天叁小时的全汉语交流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中文水平得到了惊人的进步。“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汉语竟然比西班牙语学得还快。”蓝斐历笑道,“一开始我觉得汉语很难,但越是具有挑战性,我越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或许也正是这种勇于挑战自我、勇往直前的性格,使得蓝斐历在北大的科研之路顺风顺水。
经过一年的语言学习,蓝斐历来到北大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社会等级如何影响人对公平和信任的感知。他的博士生活简单规律:每天上午练习半小时中文后,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午饭后打坐,之后去咖啡店看会儿中文书籍,回实验室继续科研工作;晚上通常会听讲座,进行科研工作。
如此“学霸”的生活节奏给蓝斐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主要参与的两个科研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第一个科研项目是对于社会等级如何影响公平感知的研究,已分别在学术期刊《行为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和《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第二个项目旨在揭示人为什么相信别人而社会等级如何调节人际间的信任。项目研究期间,蓝斐历赴瑞士和荷兰参加了两场国际学术会议,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反响及评议。2015年10月,他作为第三作者的研究文章发表于学术期刊《人类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鉴于他的科研精神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2015年11月,蓝斐历荣获了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朝圣之路
从法国南部的龙塞斯瓦列斯一直到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圣之路”约755公里,蓝斐历曾徒步全程,耗时17天。 “9世纪,一个西班牙西北部的牧羊人在星星的指引下在Compostela找到了耶稣使徒圣地亚哥的棺椁,并被罗马的大主教确认。由此,欧洲的天主教信徒们徒步朝圣的历史开始了。我对这条路充满了期待,走过的人都说会看到某种奇迹发生,而我真的很期待看见传说中的奇迹。”
蓝斐历每天徒步行走四五十公里,从清晨五点到下午两叁点,从山间到平地,从绿野到沙漠……举步生风,他不停地走着,每天累到倒地不起,第二天又在天蒙蒙亮时继续前进。每天拖着疲惫沉重的身子踽踽前行,曾是校橄榄队主力的蓝斐历,不仅身体上吃不消如此巨大的运动量,孤独感更是让他一度沮丧到濒临崩溃:“途中有时能遇到一两个人。而在穿越沙漠的时候,经常连一个人也没有,那种感觉非常孤独。”直到在一个休息站,蓝斐历遇到一位年长的男子。男子向他讲述自己的朝圣经历,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流下,这使得蓝斐历有些许惊愕。“他讲了什么我不太记得,但我忘不了他唱的歌:‘朝圣之路,朝圣之路,你最好是一个人走……’歌声让我的内心忽然无比的平静,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在接下来的路程中,蓝斐历之前的委屈、沮丧慢慢消退。“真正的朝圣之路,只能一个人走。”从出发时的一个人到终点时的一个人,中间偶有他人陪伴,却也不过雁过无痕。
获得学生年度人物,蓝斐历的第一感觉是“痛并快乐着”:“就像朝圣之路,之前的漫长道路是沙漠、是荒野、是风吹山林的寂静,最后一百公里风光旖旎、人人都想前往。”
“现在,我正走在这最后的一百公里,看到了美丽的风景,然而终点的到来或许也意味着离开。”他出生在北美洲,曾深入南美洲和欧洲当地生活,在神秘的东亚古国继续深造学习……“亚洲深厚的底蕴和东方之美让我停下脚步,而我的下一个目标是阿拉伯。”如湍流中一艘不安分的小船,蓝斐历始终被无形的力量指引着,走向一个又一个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