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

九芝堂集团董事长李振国:孜孜以求,砥砺前行

2018-12-04



李振国,男,汉族,19607月生,研究生学历,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第十叁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中药公司,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公司,国内上市公司。其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1650年,是中国着名老字号。


科研起家

李振国的第一份工作为奶牛场技术员,1986年,因为出色的研究能力,32岁的李振国被派往深圳创办生物研究所。李振国在深圳开始研发地龙和水蛭的提取物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他的目标是把提取物精炼提取到可以直接注射到人身体内。


当时的技术还无法实现提取和克服蛋白质过敏问题,李振国咨询的每一位专家教授都视之为异想天开。并且由于李振国专业为动物饲养与动物医学,一个“兽医”想研发中药,对业内人士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也正是因为非科班出身,使得李振国对医药界的诸多权威始终抱有一丝不服气的心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思路。他觉得,科研就是尝试很多次,失败了就失败了,重新开始,这是正常节奏,很枯燥,也很享受。从 1986 年到 1995 年,正好十年,十年里提取技术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李振国成功了,他初步研制出“疏血通注射液”,进入临床阶段,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几位好友的支持下,李振国获得了老家东北一家乡镇公司的支持。1995年10月,李振国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牡丹江铁岭一村(华兴公司总公司)合作组建了友博制药厂(2000年改制为纯民营责任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从商之路。


砥砺前行

产物进入市场的第一年即获得了二十余万的利润,此后的增长更是迅速,2005年时该产物销售数量突破1000万支,收入达亿级水平。同时,李振国以其公司家的创业精神和责任信誉,获得了区域内银行业的好评和认可,并与创业初期支持过他的银行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物结构,友搏药业在继续研发创新的同时,开始了一系列并购入股动作。2003年将牡丹江红星制药厂纳入麾下,2011年成为黑龙江迪龙制药第一大股东。截止 2015 年 3 月末,友搏药业总资产为 15.88 亿元,净资产为 14.17 亿元,其 2013 年度和 2014 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7.04 亿元、7.9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64 亿元和 4.03 亿元。对于只有 600 名员工的公司,友博的财务帐单算是相当好看了。这个利润额度甚至超过了当时有着 6000 人的百年药企九芝堂。


九芝堂看重了李振国友博药业的中药公司身份,在历经毫无医药关系的涌金系 14 年的大股东控制后,九芝堂高管频换,滑出了一线药企。自 2008 年至 2014 年,九芝堂营业收入从 11 亿增长至 14.05 亿,净利润亦增幅不大。而与之共享 " 北有同仁堂,南有九芝堂 " 美誉,同是有着 300 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中医药公司同仁堂,营业收入从 2008 年的 23.39 亿元增至 2014 年 96.85 亿元,净利润也从 2.58 亿元增至 7.63 亿元。九芝堂把翻身的机会寄托在李振国和友博身上。


2015年5 月 25 日,停牌 4 个月的九芝堂对外发布重组预案,李振国携友搏药业欲借壳实现上市夙愿。此次借壳方案分为两部分,定增注入资产和大笔股权转让,二者互为前提,同时生效。标的资产为友搏药业 100% 股权。李振国持有九芝堂 3.20 亿股,占比 42.33%,将取代 " 涌金系 " 的陈金霞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2016年,新的九芝堂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6.12亿元。与此同时,从2017年前叁季度数据来看,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4.54%、64.77%、40.5%,可谓发展迅速。


大健康

李振国希望九芝堂作为一个百年品牌,肩负起大健康的责任,大步伐地成长。作为第十叁届人大代表,李振国的两会提案亦与大健康产业息息相关。并对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基本产业群构成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一、以医疗服务、药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产销、应用为主的医疗产业。

二、以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生殖护理、美容化妆为主的非跨医疗产业。

叁、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健康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

四、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顾问、体育休闲、中介服务、保障促进和养生文化机构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产业。

五、以消杀产物、环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机农业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

六、以医药健康产业终端化为核心驱动而崛起的中转流通、专业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


当然,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李振国并没有进行盲目的多元化,用他的话来说,健康产业的概念很大,我们应该找到、做好与自己最契合的领域。而这也恰恰进一步诠释了他的并购投资、资本运作之道——不盲目扩张,做最擅长的事。